【置顶标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守望新教育 守望真善美】
中国,是好老师的根。没有这个根,就没有枝繁叶茂,没有果实累累。
立德树人,是好老师的魂。没有这个魂,就会有形无神,就是行尸走肉。
“好教师”,三个字具有千钧之力,又具有无穷的可能。一切从做好教师开始,只有先做好教师,才有可能成为名师。只有大家都做好教师,才会有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的教师队伍。
好老师应当有自己的信条,应该有大情怀,应该把根深深的扎在大地上,应该培育创新的精神和能力。——朱永新
专业阅读,站在大师的肩膀上前行;专业写作,站在自己肩膀上攀升;专业交往,站在集体肩膀上飞翔!——《新教育实验》我一直很惊讶,一位80岁的老人,为什么能够拥有不断成长的力量?为什么他身上始终有着青春般的激情?为什么他的每次讲演几乎不用稿子,而且很少重复自己,让人耳目一新?为什么他能够保持思维敏捷记忆超群?朱永新 全国政协常委,民进中央副主席、新教育实验发起人。和成尚荣先生认识30多年了。认识他的时候,他在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所担任所长。参加过一些他主持或者参与的活动,经常聆听他的高见。那个时候,黑格尔、康德、怀特海、杜威、苏霍姆林斯基、陶行知等思想家、教育家的名言经常脱口而出,一线老师的成长故事也是随手拈来。感觉他是一个既有深厚的理论素养,又非常接地气的人。2000年以后,成尚荣先生经常参加我们新教育实验的年会、开放周等重要活动,成为新教育的专家团队的重要智囊人物。每一次主持或者评点,对于重要的理论问题他总能一剑封喉,直指要害;对于一线老师的案例,他也总是条分缕析,指点迷津。而且,我注意到一个他的绝活——开会时几乎从来不做笔记,但是讲话时却能几乎一字不差地大段引用别人的讲话原文和要点。去年以来,陆续读了成尚荣先生的《儿童立场》《课程透视》《语文气象》《最高目的》《核心素养的中国表达》《流派观察》等著作,一直想写点文字,谈谈自己的读书体会。但是,先生的著作体系宏大,涉及面广,一直没有理出头绪。前不久,再读这本《做中国立德树人好教师》,封面上的中国、立德树人、好老师三个关键词突然跃入眼帘,贯通此前的所思所想,许多感悟由此清晰地定格。成尚荣先生介绍说,在考虑这本书书名的时候,他有过斟酌。到底是《做中国立德树人好教师》,还是《做立德树人中国好教师》?他选择了前者,就是想突出“中国”,彰显中国文化特色。而且,他认为立德树人本身也是中国文化中的思想精髓。这本书中,的确流淌着浓浓的中国文化的根本精神。成尚荣先生深情地说,教师和儿童都是一粒种子。这粒种子有个共同的名字叫“中国”,叫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我们要培养的时代新人,就是要具有以爱国主义为重点的民族精神和以创新为重点的时代精神,有深层的爱国情、远大的强国志、切实的报国行,从小学会做人,从小学会思考,从小学会创造。正是以爱国主义为重点的民族精神的种子,才能让孩子们拥有理想信念和硬核的力量。民族精神、时代精神,才能让教师和学生内心的种子向着中华民族复兴的明天微笑。这粒种子总有一天能够长成参天大树,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站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局中,挺起中华民族的脊梁,踮起时代的脚跟,站在中国的大地上,向世界瞭望,写下中华民族复兴的诗章。”这本书中讲述了许多好老师的故事。这些好老师,从陶行知、叶圣陶、斯霞、李吉林,到顾明远、于漪、于永正,都是把自己的教育学写在中国大地上,都是具有中国情怀、中国气质、中国格局的教育家。我曾经在一次讲演中听过先生讲述于漪老师哼唱《苏武牧羊》的故事。于老师读小学的时候,日本兵进城扫荡,城里人纷纷去乡下逃难,一片混乱。就在那天上午,音乐老师给他们上了最后一堂课,教唱的就是这首歌。他说:从于漪老师哼唱的旋律和歌词中,我们再一次感受到民族的血性,看到民族的脊梁。“一个好教师,总是将他的课堂,和祖国命运、民族未来联系在一起”。中国,是好老师的根。没有这个根,就没有枝繁叶茂,没有果实累累。成尚荣先生说,立德树人,最具有中国特色,最具有“中国心”“中国表情”。也就是说,立德树人本身就是“中国”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立德树人”就是中华民族的育人初心。它是个胚胎,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根芽,内在蕴含着发展的基因。成尚荣先生在书中从历史维度、时代维度和现实维度对立德树人进行了全面阐述。他认为,在中国的文化传统中,早就有“立德”“树人”的概念和意识。“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中就有“明德”。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底色或本色就是伦理道德。孔子的“仁者爱人”,孟子的“四心”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和是非之心,分别生出的“仁义礼智”,都讲的是伦理道德。《管子》中也有“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的论述。所以,从中国文化传统的历史深处走来的“立德树人”,在当下被重新解读,整合成一个最具有时代意义的概念。他认为,如果要写一本中国的教育学, 那就是一本“立德树人”的教育学。成尚荣先生认为,人,是“立德树人”和教书育人的起点和归宿。立德树人,应该以人为目的,以人为核心,以人为前提,重在人的发展。立德树人,要关注人,研究人,尤其要研究儿童,重新认识儿童,重新发现儿童。立德树人不仅仅反映了教育的本质特点,也反映了当代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转向:从关注知识、能力,转向关注人。让我们 的学生在以学习知识为载体,以培养能力为重点的过程中,成为人,成为时代新人,成为能担当民族复兴大业的时代新人,正式当代教育改革发展的重大使命。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成尚荣先生提出,立德树人是好教师的精神象征和中国符号,应该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国好教师的根本任务和衡量的根本尺度,“首先做道德教师”,也就成为中国立德树人好教师的一个出发点。他说,好教师就是一本书,永远站在学生前面,把自己这本书打开,让学生读懂这本书,读懂什么叫做真诚、崇高、纯洁、幸福、道德……所谓教书育人,说到底就是教师的人格在塑造学生的灵魂。学生读懂了,他将来自己也会成为一本书。立德树人,是好老师的魂。没有这个魂,就会有形无神,就是行尸走肉。成尚荣先生说,中国立德树人的好教师,首先是做好教师。“好教师”三个字具有千钧之力,又具有无穷的可能。一切从做好教师开始,只有先做好教师,才有可能成为名师。只有大家都做好教师,才会有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的教师队伍。为什么“好教师”很重要?在许多人眼里,教育家、名师、骨干教师、特级教师应该比“好教师”更加高出一筹。为什么成尚荣先生没有把书名定为《做中国立德树人教育家》?我们可以从他关于“好教师”与“名师”的两个比喻得到答案。一是高原与高峰。他说,高原上才有高峰。没有高原,就没有高峰;高峰之下的高原,绝对不会平庸。好教师和名师,就好比高原与高峰的关系。好教师应该站在高地上瞭望高峰,让自己成为高峰。二是合唱与领唱。在众多合唱声中,领唱者的旋律很关键。所有好教师都是合唱队的队员,其中应该有一批杰出的领唱者。只有把合唱队建设得更好,领唱才能唱好,名师才能更多、更快、更好地成长起来。当然,好教师不等于就是名师,就是教育家。教育家的标准、要求更高,更有深度、更有厚度、更有宽度,因此也更有难度。成尚荣先生认为,如果不以好老师为基础,不从做好老师开始一步步往前走,是诞生不了教育家的。名师和教育家是从高原成长为高峰,从合唱成长为领唱的。名师和教育家首先是一个好教师,并且永远是一个好教师。他提出,在做好老师的时候,“心里想的不应是做教育家,而是内心呼唤着:为了我们的孩子们,为了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而做好老师”。这也是国家层面提倡做“好老师”而不是“名师”的缘由所在,做“好教师”更具有普遍意义和战略意义。那么,什么样的老师是好老师呢?成尚荣先生在把李吉林老师作为当代中国好老师的标杆,提出好老师应当有自己的信条,应该有大情怀,应该把根深深的扎在大地上,应该培育创新的精神和能力。其中,成尚荣特别强调了理想追求、道德情怀和终生学习等方面。他认为,一个好老师,是应该有着理想追求,应该有着崇高感的。现在很多教师比较现实,这本无可厚非,但如果只看到现实是远远不够的。人要在世俗中生活,但又要超越一点世俗,让自己体验到人生的意义。好老师固然要有教育智慧,但最高的智慧是道德智慧。成尚荣先生提出,“无道德的聪明只是聪明而已,只有当聪明与道德牵手、相伴而行,才可能成为智慧。”幸福是完美生活中德性的实现,做一个有道德的人,才有真正的幸福。智慧教师首先是道德教师,智慧学生首先是道德学生。只有智慧教师才能培养智慧学生。所以,教师要修炼自己的道德情怀,要关心人类的命运国家的前途,不能眼里只有试卷分数。好老师应该是终生学习、不断成长。成尚荣先生用于漪老师的两句话概括她的“教师之道”:我一辈子做教师;我一辈子学做教师。他认为,一辈子做教师,是对职业无限忠诚、不离不弃;而一辈子学做教师,是说教师是永远的、终生的学习者。只有终生学习、终生发展,才可能做一个好教师。我特别喜欢全书的第六篇《做好教师:一个永远激荡的心愿》。这一篇中的文字,讲述了成尚荣先生如何从一名中师生成长为深受一线教师欢迎的教育家,如何协助李吉林先生做情境教育研究,如何参与教育部的两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如何追随时代写出自己的地平线报告,如何从小城南通走到省会南京走向全国舞台,如何在退休以后重新规划人生的心路历程和实践探索。他用自己的一生探索,为我们树立了一个中国立德树人好教师的样板。我一直很惊讶,一位80岁的老人,为什么能够拥有不断成长的力量?为什么他身上始终有着青春般的激情?为什么他的每次讲演几乎不用稿子,而且很少重复自己,让人耳目一新?为什么他能够保持思维敏捷记忆超群?分享美好,致敬原创!【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相约真善美,【守望新教育】!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日新之谓盛德。惟进取也故日新。道在日新。德贵日新。常新,自新,全新。日新无已,望如朝曙。——日新集相信种子,相信岁月。埋下种子,以日以年;守望岁月,静待花开。——陈东强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让师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守望新教育:呈人之美,成人之美。守望新教育:聆听大师的教育智慧,分享高人的教育心得,汇聚田野的教育创造,助力有缘的教育梦想。
新教育实验,是一个以教师专业发展为起点,以通过“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培养卓越口才、构建理想课堂、建设数码社区、推进每月一事、缔造完美教室、研发卓越课程、家校合作共建”十大行动为途径,以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目的的教育实验。
新教育新在何处?对于我来说,当一些理念渐被遗忘,复又提起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只被人说,今被人做的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模糊走向清晰,由贫乏走向丰富的时候,它就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旧时的背景运用到现在的背景去续承,去发扬,去创新的时候,它就是新的。